AI点亮“黑灯仓库”遂宁高新区西部云仓智能统配基地打造“数智化物流新生态”
近日,在遂宁高新区,机械轰鸣,挖车往来,一片繁忙景象在这里,备受瞩目的西部云仓智能统配基地正式破土动工。这座总投资超4亿元、占地190亩的现代化物流园区,既是深度融合AI技术与绿色物流的标杆项目,更承载着遂宁从传统物流枢纽向“数智化物流新生态”跃升的雄心。项目建成后,预计年产值将突破100亿元,带动相关岗位就业超1500人,将显著提升遂宁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的竞争力。
从“脏乱差”到“黑科技”:一场仓储物流的智能革命
“传统仓库门口堆得乱七八糟,消防隐患、效率低下、库存混乱是三大痛点。而我们的黑灯仓库,连灯都不用开,就能完成分拣、打包和配送。”西部云仓智能统配基地总经理邓均站在规划图前,用手指向园区核心区域。他口中的“黑灯仓库”,正是西部云仓的核心技术之一通过AI识别、无人叉车(UGV)和智能货架系统,实现全流程无人化操作。
在模拟演示中,记者看到:满载货物的卡车驶入园区后,无人叉车自动扫描货物编码,将其精准送入8米高的立体货架。货架间穿梭的AGV机器人,则通过数字大模型实时追踪每件商品的入库时间、位置及出库流向。邓均掏出手机演示:“比如企业想查库存,登录系统就能看到货品在A区3号架第4层,甚至能追溯是哪天几点入的库。”
这种“把货变成数字”的变革,直接解决了仓储利用率低的痛点问题。邓均算了一笔账:传统平面仓库每平方米仅能堆放一层货物,而立体货架让库容提升了3至4倍。“比如喜之郎,以前要把货拉到南充或重庆的仓库,成本高、耗时长。现在他们的产品下线后,直接进到我们的云仓,省去跨城转运环节。”他表示,通过使用云仓运输,整体成本至少降低25%,效率提高40%。
无人机“外卖”点对点:“低空经济”打通物流“蕞后一公里”
如果说智能仓储是“强基”,那么无人机配送和城际、省级骨干网则是“拓维”。“未来遂宁市民收快递就像点外卖一样方便。”四川若水云链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罗余锦介绍,用户只需在APP输入坐标,载重20公斤的无人机将在规定时间内抵达。
更宏大的布局在于物流网络的“干支联动”。项目规划了覆盖成渝、辐射西部的城际配送中心和省际骨干网:货品入仓后,发往南充、成都的货品进入城际配送系统,而发往长三角的货品则接入省级骨干网。“我们引入了300台新能源货车和400台无人车,未来还要把快递驿站升级成‘社区服务综合体’既能收发快递,还能交水电费、预约家政服务。”罗余锦描绘的场景,让物流末端从单纯的运输节点转变为智慧的生活枢纽。
数据与税收“双回流”:破解产业外流困局
长期以来,遂宁本土企业饱受物流成本高、专业仓储短缺之苦。“过去产品出库要辗转多个仓库,数据分散在各地服务商手里。”这种困境正是西部云仓要破解的痛点。通过建设数字化云仓体系,企业从生产到配送的全链条数据得以在本地沉淀。项目建成后,预计每年将有超百万单物流数据从重庆、南充“回流”遂宁。
“数据留下来,税收和产业链自然跟过来。”邓均表示,项目通过“统配统销、利润分成”模式,吸引电商和商贸企业入驻。例如入驻企业每完成一单配送,云仓收取服务费,同时其产生的税收纳入遂宁地方财政。项目达产后,仓储日出货量会提高到30万单,给遂宁本地快递企业增加20万单的订单体量,预估年税收贡献将达1.5亿元。
来到位于基地另一侧的高新数创荟产业园,工作人员正在调试智能展柜。“未来消费者在直播间下单的观音素麻花、遂宁白芷等特产,将直接从云仓发出。”罗余锦笑着介绍,产业园现已有“遂农哥”云上集市、绿色食品中试研发基地等,汇集“遂州伴手礼”特色产品,企业通过直播选品、跨境电商等业态,打造“物流+商贸”的融合模式,进一步扩大产品的辐射半径和覆盖范围,把遂宁造“卖全国、卖全球”。
邓均透露,目前项目正处于内部场地修缮阶段,预计将在5月进入设备安装和调试阶段,6月1日实现全面运营,现已有京东、百世等快递方以及仓储企业等6至7家意向合作方前来咨询。下一步,项目将抢工期、保质量、赶进度,确保按时保质保量完成建设。
报料渠道:私信“四川新闻网微信公众号或拨打互动热线“”报料。
四川新闻网传媒(集团)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
四川新闻网传媒(集团)股份有限公司

产业招商/厂房土地租售:400 0123 021
或微信/手机:13524678515; 13564686846; 13391219793
请说明您的需求、用途、税收、公司、联系人、手机号,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。
长按/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

扫一扫关注公众号